您好!欢迎您来到MBA新闻网!
MBA课堂|清华大学:中国平衡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12 16:16:06 来源:MBA新闻网
【MBA新闻网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从定量角度研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对我国平衡发展开展理论和实证研究,已经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时代课题。清华经管学院经济系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主任许宪春及其合作者在《管理世界》2019年第5期发表文章《中国平衡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基于“清华大学中国平衡发展指数”的综合分析》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出发,对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程度进行评价,对平衡发展的进程进行监测,反映我国平衡发展成就,揭示平衡发展中的不足,为制定宏观政策提供依据。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深刻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对哲学和社会科学理论和实证研究提出了重大任务。在此背景下,编制平衡发展指数,从定量角度研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对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程度进行评价,监测我国平衡发展的进程,反映平衡发展的成就,揭示平衡发展中的不足,为制定宏观政策提供依据,就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
中国平衡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
——基于“清华大学中国平衡发展指数”的综合分析
主要内容
(一)中国平衡发展指数理论方法
1.技术路线
中国平衡发展指数的编制遵循“基础研究—实地调研—专家论证—调整优化”的技术路线。
首先,课题组深入学习和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报告关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内涵,系统梳理与研究指数理论方法,学习借鉴相关指数编制经验,为开展平衡发展指数的编制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其次,课题组深入贵州、广东、上海、江苏、四川、陕西等六省市开展实地调研,举办了由各地发改委、财政厅、统计局、教育厅、政研室、人社厅、住建厅等近20个单位参加的指数座谈会,为编制平衡发展指数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随后,课题组先后组织召开了7次专家论证会,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累计超过90人次,其中既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两院院士、资深教授和长江学者等著名学者,又有来自国家统计局等政府部门的实务专家,经过反复研讨和论证,为指数的目标定位、编制思路、编制方法等方面提供了理论指导。
通过实地调研、专家论证和反复测算,动态调整与优化指标体系和指数编制方法,力求平衡发展指数能够客观反映我国平衡发展的实际情况及其动态变化。
2.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
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包括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内涵两个方面。
(1)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
通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报告的深入学习和理解,本研究总结认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要以经济发展为前提,以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为保障,最终落脚于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福祉。因此,为了充分反映现阶段我国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我们基于经济、社会、生态和民生四大领域构建平衡发展指数的基本框架。
(2)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内涵及其衡量方式。
十九大报告指出,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各个领域仍然存在发展短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已经成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发展不充分是指各领域当前发展水平,相对于较充分状态(如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水平)存在发展不足,主要体现在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升,社会事业有待充分发展,生态环境有待充分改善,民生短板有待弥补。测度这种差距的程度,与指标标准化的原理一致。因此,在平衡发展指数中,发展不充分将通过标准化来衡量。
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同样的平均发展水平,不平衡程度越高发展质量就越差,对发展的损害越大。其中,区域不平衡主要是指地区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城乡不平衡主要是指城乡居民在收入、就业、养老、医疗、教育、基础设施等领域存在较大差距,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依然严重。经不平衡测度方法研究,我们最终确定采用基尼系数方法计算地区和城乡不平衡程度,并以相应的人口数等信息作为权重计算基尼系数。
3.设计框架与指数编制
经过一系列论证工作,本研究确定了平衡发展指数的设计思路和框架,围绕指数的编制目标,将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衡量相融合,首先通过选取代表性指标刻画各领域各方面的发展水平,衡量发展的充分程度;其次,结合现实问题深入分析各个领域的地区和城乡不平衡,通过不平衡测度构造调整系数对发展水平进行调整,基于此展开综合评价工作。课题组最终确定从经济、社会、生态和民生四个领域建立平衡发展指数,构建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49个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确定了平衡发展指数的编制方法。平衡发展指数的计算按照“数据预处理→对三级指标进行标准化,计算发展指数,计算不平衡调整系数→计算三级平衡发展指数→计算二级指数→计算一级指数→计算总指数”的流程展开。
(二)中国平衡发展指数测算结果
1.总体情况
从平衡发展指数来看,总体发展稳中向好。2011年以来,我国总体保持较快发展,平衡发展指数稳步上升。2017年平衡发展指数为52.49,较2011年上升10.32,年均增长率为3.72%,提升幅度明显。分领域来看,经济、社会、生态和民生各领域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绩。经济平衡发展指数年均增长率达3.26%;社会平衡发展指数年均增长率达3.81%;生态平衡发展指数年均增长率达4.53%;民生平衡发展指数年均增长率达3.21%。
从发展损失来看,不平衡现象略有改善。2011~2017年,我国发展损失小幅下降,从2011年的16.19%小幅下降到2017年的16.03%。但应该指出,年均发展损失维持在16%左右,说明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2.分领域平衡发展的趋势与特征
分领域来看平衡发展的趋势与特征。从经济领域来看,经济发展平稳向好。创新驱动平衡发展指数和基础设施平衡发展指数快速增长;经济效益和经济结构平衡发展指数均稳步上涨;人力资本平衡发展指数稳中趋降。
从社会领域来看,社会进步成效显著。社会文明、社会保障和社会治理平衡发展指数快速增长;社会安全和社会公平小幅平稳发展。
从生态领域来看,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平衡发展指数快速上升;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和水质量平衡发展指数增长势头明显;土壤质量平衡发展指数基本平稳。
从民生领域来看,民生福祉不断增进。收入平衡发展指数快速增长;教育和医疗健康平衡发展指数均稳步上升;居住平衡发展指数略有上升;就业平衡发展指数略有下降。
3.地区及城乡发展平衡状况分析
从地区发展的平衡状况来看,地区平衡程度小幅上升,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2017年地区不平衡程度为0.22,较2011年下降了0.02。国家实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配套一系列区域政策,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得以缓解,区域协调性有所增强。从具体领域来看,生态和经济领域不平衡程度较高,未来还需要改革完善相关机制和政策,落实相关改革创新举措,进一步推动区域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
从城乡发展的平衡状况来看,近年来我国城乡发展平衡程度显著改善。2017年城乡不平衡程度为0.23,相较于 2011年,城乡不平衡程度下降近0.06。从经济社会发展中城乡差异较明显的六个方面来看,其城乡差距整体呈现逐步减小的趋势。从城乡不平衡水平来看,养老与收入的城乡差距仍然突出,需要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逐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对中国平衡发展指数各指标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我国平衡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和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促进我国平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2011年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一系列突出成绩。一是节能降耗稳步推进,能源产出效率明显提高;二是创新驱动成效显著,创新能力和效率进一步提升;三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互联网普及率大幅提升;四是基础教育成效显著,人力资本质量稳步提高;五是养老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持续增加;六是蓝天保卫战稳步推进,污染防治取得重大进展;七是环境治理力度持续加强,污染防治取得重大进展;八是脱贫攻坚持续向好,收入状况稳步提升。九是医疗水平逐年提高,居民健康状况持续改善。
通过对中国平衡发展指数的分析,发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如下:一是资本产出率持续下降,投资效率地区差异显著;二是收入不公平现象依旧明显存在,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仍然突出;三是医疗基础地区发展不平衡,农村医疗保障较为落后;四是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地区及城乡差异显著;五是养老金替代率持续下降,养老保障城乡差异突出;六是土壤质量地区不平衡,部分地区污染严重。
为了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本研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应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二是推动城乡与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三是促进医疗服务地区协调发展,补齐农村医疗保障短板;四是合理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着力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五是发展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城乡养老平衡发展;六是防治土壤污染,推动土壤资源永续利用。
边际贡献与未来拓展
在系统学习与理解十九大报告对社会主要矛盾论述内涵的基础上,本研究结合实地调研、专家论证和反复测算深入考察各领域平衡发展状况,充分挖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问题,编制了中国平衡发展指数。综合而言,本研究的边际贡献体现在:(1)从理论角度看,设计了平衡发展指数的研究框架,具体化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论述的内涵,并定量刻画了我国平衡发展的程度。(2)从现实角度看,对我国平衡发展的进程进行监测,反映我国平衡发展成就,揭示平衡发展中的不足,为宏观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7800253047。
更多院校MBA项目招生信息请戳链接:http://yuanxiao.mbanews.net/
相关推荐
院校选择
立即申请工商管理硕士(MBA)
全国MBA报名服务中心
第一时间获得意向MBA院校的招生政策
直接对话MBA招生办公室邀请您拜访学校、参加公开课
独家奖学金申请指导
管理类联考历年真题